某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有A、B、C、D、E、F六家投标人参加投标,经资格预审该六家投标人均满足招标人要求。该工程采用两阶段评标法评标,评标委员会由七名委员组成。招标文件中规定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具体的评标标准如下:
1.第一阶段评技术标。
技术标共计40分,其中施工方案1 5分,总工期8分,工程质量6分,项目班子6分,企业信誉5分。
技术标各项内容的得分,为各评委评分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算术平均数。
技术标合计得分不满28分者,不再评其商务标。
表4-12为各评委对六家投标人施工方案评分的汇总表。
表4-13为各投标人总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班子、企业信誉得分汇总表。
表4-12 施工方案评分汇总表
评委 投标人 | 四 | 五 | 八 | 七 | |||
A | 13.0 | 11.5 | 12.0 | 11.0 | 11.0 | 12.5 | 12.5 |
B | 14.5 | 13.5 | 14.5 | 13.0 | 13.5 | 14.5 | 14.5 |
C | 12.O | 10.0 | 11.5 | 11.0 | 10.5 | 11.5 | 11.5 |
D | 14.0 | 13.5 | '13.5 | 13.0 | 13.5 | 14.0 | 14.5 |
E | 12.5 | 11.5 | 12.0 | 11.0 | 1I.5 | 12.5 | 12.5 |
F | 10.5 | 10.5 | 10.5 | 10.0 | 9.5 | 11.0 | 10.5 |
表4-13 总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班子、企业信誉得分汇总表:
投标人 | 总工期 | 工程质量 | 项目班子 | 企业信誉 |
A | 6.5 | 5.5 | 4.5 | 4.5 |
B | 6.0 | 5.0 | 5.0 | 4.5 |
C | 5.0 | 4.5 | 3.5 | 3.O |
D | 7.0 | 5.5 | 5.O , | 4.5 |
E | 7.5 | 5.0 | 4.0 | 4.O |
F | 8.0 | 4.5 | 4.0 | 3.5 |
2.第二阶段评商务标。
商务标共计60分。以标底的50%与投标人报价算术平均数的50%之和为基准价,但最高(或最低)报价高于(或低于)次高(或次低)报价的15%者,在计算投标人报价算术平均数时不予考虑,且商务标得分为15分。
以基准价为满分(60分),报价比基准价每下降1%,扣1分,最多扣10分;报价比基准价每增加1%,扣2分,扣分不保底。
表4-14为标底和各投标人的报价汇总表。
表4-14 标底和各投标人报价汇总表 单位:万元
投标人 | A | B | C | D | E | F | 标底 |
报价 | 13656 | 11108 | 14303 | 13098 | 13241 | 14125 | 13790 |
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
1.根据招标文件中的评标标准和方法,通过列式计算的方式确定三名中标候选人,并排出顺序。
2.若该工程未编制标底,以各投标人报价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基准价,其余评标规定不变,试按原评定标准和方法确定三名中标候选人,并排出顺序。
3.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在什么情况下招标人可以确定排名第二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
分析要点:
本案例也是考核评标方法的运用。本案例旨在强调两阶段评标法所需注意的问题和报价合理性的要求。虽然评标大多采用定量方法,但是,实际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在评定技术标时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需要在评标时尽可能减少这种影响。例如,本案例中将评委对技术标的评分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再取其算术平均数,其目、的就在于此。商务标的评分似乎较为客观,但受评标具体规定的影响仍然很大。本案例通过问题2结果与问题1结果的比较,说明评标的具体规定不同,商务标的评分结果可能不同,甚至可能改变评标的最终结果。
针对本案例的评标规定,题中特意给出最低报价低于次低报价15%和技术标得分不满28分的情况,而实践中这两种情况是较少出现的。从考试的角度来考虑,也未必用到题目所给出的全部条件。